——溧水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青年教师“合格+”课堂教学展示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为进一步探讨新课标理念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同时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3月6日下午,溧水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青年教师“合格+”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溧水区实验小学崇文路校区举行。端云瑶小学道德与法治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工作室成员张紫桐老师呈现了《家庭的记忆》这一课。张老师巧妙地创设情境,从“家”引发学生想到“团圆” ,又从“团圆”引导学生想起了除夕的年夜饭。课堂上,老师巧妙地插入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的视频 ,伴着欢快而富有年味的音乐节奏,让孩子们的思绪瞬间回到大年三十的晚上 ,让孩子们回忆起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年夜饭时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表达*。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学的方式非常巧妙。为了让学生对家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张老师通过一张张非常有代表性的图片解说传统节日的习俗,让学生感受到,其它传统节日里中国人对家的重视,感受到中国人在不同的节日里,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张老师的课堂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体验,为学生搭建了个人情感与家的桥梁,引导学生感受了中国的传统美德,激发了学生对家的眷恋与热爱,是一堂温暖人心的、充满童趣的、养正立德的展示课。
第二节展示课来自开发区小学的马诗宁老师。马老师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究中国民族分布图,了解大家庭成员的分布特点,从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居住特点,让学生感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地理分布层面上感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时通过学生交流各少数民族之间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进而引发孩子们深入体会:少数民族的特色民俗文化是我们伟大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再次激发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马老师从*度让学生感知各民族团结互助,众志成城,进一步将中华民族一家亲,谁也离不开谁的情感渗透浸润,以期让孩子们在认知情感上达到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鸣与认同。
两节青年教师的展示课遵循学科核心素养、教材逻辑和学生成长逻辑“三线合一”的原则,内容安排层层递进,结构上呈螺旋上升,基于学生的生活,构建出精彩纷呈的生本课堂,获得在场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作为参加了本次区“合格+”课堂教学竞赛的另外两位青年教师,第三小学的孔妍琦老师和石湫中心小学的韦颖仕老师在活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活动体会。“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在两位老师的分享中,大家感受到了德法学科青年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活动中,工作室成员溧水区实验小学的严婷老师带来主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建构以人为本新教学》的讲座,与大家共研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最后,教研员戴英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戴老师向大家细致介绍了溧水区中小学“合格+”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南京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师素养五个方面进行了解读,让老师们明晰了上好一节优秀道德与法治课的努力方向。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此次展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彰显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在新课标的学习中,工作室的德法教师们定会在求真踏实的教研路上奔赴一段更美好更幸福的征程。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愿老师们不忘初心,承载着对学科的热爱,砥砺前行。(撰稿:严婷 拍摄:严婷 一审:端云瑶 二审:李雨虹 三审:刘平)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