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东路校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古诗词教学专题研究暨蔡敏敏、高盛军小学语文工作室联合专题研修活动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美韵,历久弥香。为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5月17日上午,蔡敏敏、高盛军小学语文工作室联合开展了主题为“品古诗词之韵 共话古诗词教学——“新课标”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教学专题活动。两个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山东路校区35周岁以下语文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共同参与了本次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由高盛军老师执教六下《浣溪沙》。高老师的教学设计将诗人苏轼的一生灵活再现给学生,教学生以生平串联法去研究诗人。《浣溪沙》这堂课抓住“子规”与诗人生平的联系,思路清晰,环节紧凑,以“读”和“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细细品读字里行间之情味,引导学生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中,悟出乐观通达之情感。
第二节课由郑婷婷老师执教四下《墨梅》。郑老师以画解诗,引经据典,贯彻彰显文本“独特的这个一”核心价值的教学理念。带领孩子们依次品读“家中梅”“画中梅”和“心中梅”,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郑老师适时补充古诗资料,从文字表面逐渐走进诗人的内心,感悟王冕高尚的人格,领悟“清气”的内涵,吟咏出诗人心灵的召唤,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活动的第二阶段是专题微讲座。
郑婷婷老师结合两节课例给工作室成员做了“托物言志类古诗教学技巧探究”专题讲座。托物言志中的“物”与“志”、“物”与“情”之间一定要有内在联系,“物”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在实际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品味出作者情感志向。
最后,蔡敏敏老师带来“‘感知、入境、悟情’三段式教学——倡导高品质课堂教学实践”的专题讲座。蔡老师认为阅读古诗文能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能够鉴赏审美,进而产生了高阶思维与阔达情怀,教师应创新教学设计,构建高品质课堂。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通过这次活动,师生们不仅深入体验了古诗词的韵味,更在教学与研究中收获了成长。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古诗词的海洋中遨游,探索更多诗意的教育方式,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撰稿:郑婷婷 摄影:毛颖 一审:高盛军 二审:王祥连 三审:孙惠)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